为了促进专业学科用户在使用学校高性能计算共享服务平台上的使用,2021年10月至11月期间,图书信息中心高性能平台组织邀请了物质、生命和信息各方向的用户,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场景,从专业软件选择、软件安装、数据准备、实训演练等多个环节,为参会者分享了相关学科的部分专业软件的使用经验。
面向分子动力学和第一性原理的计算分析的使用场景,在2021年10月28日上午,首先,由柯友启组的魏旗同学和孙兆茹组的刘晓迁同学分别向参加分享会的同学们分享了VASP和LAMMPS软件的编译、安装及使用。参会同学在一对一指导下,进行了两款软件的编译和运行提交,并互相分享交流了各自课题研究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使用到的工具,为用户使用高性能计算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提供了更好的交流环境。
同学们在物质学科分享交流会现场热烈交流
面向信息学科常见的人工智能学习的计算场景,2021年11月4日下午,由在信息学院吴幼龙课题组的谢松杰同学向参会同学们分享了一个人工智能计算场景的准备步骤,包括数据准备、ANCONDA包管理系统的安装,训练任务的提交、查看和跟踪等。为参会的信息学院用户使用作业调度系统开展人工智能训练提供了经验分享和实际操作体验。
信息学科经验分享交流会现场
面向生命学科的单细胞测序、上下游分析计算场景,2021年11月25日下午,张力烨课题组宋敏芳同学分享了cellranger和 Seurat软件在高性能集群中的使用经验,参会同学们通过实际操练和学习,免去了相关软件摸索和试错的过程,促进参会同学使用相关软件的能力提升,为相关科研项目提供了帮助。
生命学科经验分享交流会现场
三场分享会的主题演讲,均由图信中心高性能平台的技术助管担任,他们在平台上的使用经验和技巧得益于课题组老师的培养和教导,担任了平台技术助管后,在协助学校高性能计算平台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对平台规范使用和用户常会遇到的问题都有了深刻的认识,相关的经验分享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此外,图书信息中心的高性能计算共享服务平台的老师在会上也就集群使用、作业运行、资源情况等问题,做了一一解答。之后,学校高性能计算共享服务平台还将继续围绕提升平台用户计算素养这一主题,通过多种形式,提供综合立体的交流学习,助力科研计算任务开展,提升高性能计算服务质量。